冲绳民谣 - 程璧
曲名:冲绳民谣
艺人:程璧
年代:2015
风格:民谣
介绍:这首歌的灵感来自于两年前的夏天,由我的日本音乐朋友沟吕木奏先写出旋律。他使用的是古典吉他,模仿三味线的韵味。后来我为曲填词,带回国内,交由莫西子诗配器编曲。我的直觉是,莫西子诗来自大山,出身少数民族,与冲绳音乐相遇,会碰撞出火花。
歌词的中文意思是:
清晨到来/鸟儿鸣叫/这里是我的家。/山之音/川之景/让人心生眷恋。/那位令我/日夜思念的人儿啊/你究竟在哪里呢。/不知不觉间/日子走远/只剩一首歌。
听过岛歌的人,一定知道夏川里美这个名字。在冲绳民俗里面,刚刚诞生的婴儿被看作是神的孩子。她的一首《童神》,曲调柔美,令人沉醉,被无数人翻唱。另外一位就是中孝介, 他的岛式唱腔令人耳目一新,成功把东方元素融入现代流行曲调,时尚而前卫,为大批年轻人所喜爱。还有我钟爱的一位日本女歌者Cocco,本人即是冲绳岛出身,音域宽广而自由。
我的这一首,里面设定了一位女主人公,她既歌唱自己的家乡冲绳岛,又诉说着一段遗憾的爱恋。就像是沈从文《边城》的女主人公,再也见不到心爱的人的忧伤。青山绿水,葱茏而浓郁的旧时岁月,却再也找不回的伤感。这样的故事,会发生在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大陆中原地区里的深山村落,还是大洋彼岸茫茫大海所包围的零星孤岛。
编曲的乐器选择上,除了常见的吉他、大提琴,具有东方美感的元素是:风铃,尺八,三味线,太鼓。
风铃。它是属于夏日的物件。岛上的海风吹过房檐,还没进到屋内,就被风铃捕捉到了,叮当作响。炎热的夏日也因为这清脆的声音,变得凉爽。这也是为什么,古老的日本和室喜欢装饰风铃的原因。乐曲开头只有两声风铃引入,时节和场景,由你来想象。
尺八。中国乐器,因一般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发源于我国东汉时期,隋唐时期成为主要宫廷乐器,宋代由遣唐使传入日本。然而,由于宋朝社会动荡和元朝少数民族统治中原,文化断层,在我国早已失传。在日本,尺八却因为它独特的漏气音和不规律性,恰好符合日本禅宗艺术里面“枯淡简素,一期一会”的审美要求,像花道茶道一样,广为流传,并形成了“琴古流”、“都山流”、“明暗对山流”等多家流派。
提到“漏气音”,这是我认为尺八区别于任何一门吹奏乐器,最代表东方式审美的地方。一般的乐器演奏,求得是精准完美。比如笛声,固然悦耳,但它常常太完美。而吹奏尺八的时候,无法避免的漏气声,决定了每次吹奏时候的偶然性,每一次吹奏都是新的,无法重复同样的音律。因此演奏者求的不是精准,而是听从内心,“以心传心,鸣者自鸣”。这便是完全区别于西方严密的审美逻辑要求的,独特的东方式审美。
就像茶道大师千利休所使用的茶器,一定不是白瓷,而是粗釉。唯一的纹样,是釉彩在初初涂抹上后自然流淌出的样子。是啊,真实的生活,怎么会像是那优美的笛声,那精致的白瓷一样完美。尺八感人的地方,就是它恰是真实生活的样貌。不完美和缺憾,成就了它的独特韵味。
三味线和太鼓。常常有人会疑惑,三味线和我国的三弦太像了吧。太鼓,和我国的大鼓又有什么区别。是的,他们都是早期源自中国的乐器,后来经过岁月洗礼,细部构造和演奏方式因地域审美差异,变化脱胎成岛国邦乐常用乐器。我的直观感受是,三味线在使用上多用岛国声阶,压倒性的Fa音和Si音的使用。而太鼓咚咚的节奏型直接就来自“祭り”时候的样貌。
有关“祭り(Matsuri)”,虽然汉字是写一个祭祀的祭字,却是日本的传统祝日,是庆贺的日子。一年前,我在无印良品艺术总监原研哉设计室工作,走一条街就是着名的银座步行街,满街都是世界名牌旗舰店,却依然可以见到周末举办“祭り”的人群。扛着“御神舆(Omikosi)”,就是传说神会降临的轿子,一丝不苟地喊着号子,穿过中央街道。传统民俗,就这么自然的与现代接轨。
-- 程璧 二零一五年三月三日
ting听了心里好安静,好棒的音乐。
我也不习惯了~ 好久没来了,竟然觉得陌生了,但是推荐的歌曲依然好听!感谢老鬼~
完全不习惯现在的网页排版啊
歌在耳边飘过,有如春风拂面,两袖生香;歌声再次响起,那遥远的回忆,从心田慢慢浮出来;手上的工作可以先放下吧,听完这首歌,再回来面对现实;容我偷得浮生一点悠然,容我和这歌声对话,悄悄告诉它,曾经的我们也可爱,也天真,也美丽;悄悄告诉它,故事很久以前就开始了,像芽儿一样,早就埋了种子,生了根,发了枝桠;悄悄告诉它,如今的我们在人世间的海洋里仍然往前行驶着,有了结实的臂膀,有了开阔的胸怀,不要担心前路的风雨;安静的听完这首歌,我想它已经知道了我的心事,请让我们偷偷的保存好这个秘密吧,这是我们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