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又过一个什么愿望都没有实现的夏天

Justin Bennett
曲名:I Close My Eyes
艺人:Justin Bennett
专辑:Wanting More
年代:2008
风格:民谣
介绍:Justin 出生于俄勒冈(Oregon)的一个小镇,唱着 Fleetwood Mac,Tom Petty 和 The Eagles 的歌长大。受 Bill Mallonee 和 John Lennon 的启发,Justin自己认真学习歌曲创作。

歌曲写出了他自己的生活,诚挚、感人的的曲风,错综、精细的吉他伴奏和深入人心的旋律,让人在优美的歌声中想到了温暖的家。(网络整理)

I Close My Eyes - Justin Bennett--:-- / 04:39
(*+﹏+*)

不要又过一个什么愿望都没有实现的夏天

不要又过一个什么愿望都没有实现的夏天

文 / 张超

很多人都去看了各种青春片,回来感慨自己“青春让狗吃了”。我倒是觉得我们这一辈人没资格说这话。青春的意义不是夜店泡吧,文身打架,不是《美国派》,除了穷、恋爱、迷茫、疯狂之外,这个词就没有别的意义了吗?就算是,大学里荒废的四年还不算吗?魔兽、挂科、失恋……有几个人没经历过?

我在回忆我的青春的时候,能想起来的除了那些慵懒的下午窝在寝室里看的美剧,一个人背着包在异乡漫无目的的旅行和毕业时一场一场醉过去的散伙饭,印象更清晰的是那些最朴素的日子,6点钟起来跑步,课间在安静的外院天台上背惠特曼的诗,走到哪儿身上都带着写满德语句子的小纸条,熬一整夜一遍遍把策划书改到完美。那会儿不知道累,不考虑后果,不害怕用力过猛,我觉得这股不怕输也不怕死的劲儿才叫青春。

很多人活在自己的二十几岁,靠父母养活,打游戏一夜不睡,白天到日上三竿都懒得起床,叫个外卖于是又是一天,然后在微博上写“青春就是用来挥霍的”。这种行为简直可耻。我也有过这样的日子,现在想起来,无比羞愧。

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不懂怎么去爱,恨不得全世界都给他,一旦感情破裂就难以自持,割腕酗酒,堕落颓废,这还不算,还要煽动舆论谴责负心人。我从来不觉得一生一世永远爱一个人不离开就是美德,付出爱也要看看对方值不值得,就算他拼了命去爱你,把全世界都给你又能如何?他的全世界能有多大?栖身之地都没有,何谈全世界?人活一回,就算不能为社会创造贡献,起码要让身边的人觉得温暖和安全。

很多人怀揣梦想,向往未来,觉得生活在别处,要永远在路上,永远热泪盈眶。可一年两年三年,除了变老,生活并无变化。一直活在幻想里,回到现实就什么也不是。明知道想要的东西现在就该去争取,等是等不来的,可始终迈不出那一步。没有人限制过我们的人身自由,父母、学校还有体制都只是借口,还是自己不够勇敢、不够努力。

这样的男女,就像你,就像我。

这样的青春,真的没什么好留恋,想想这些年平白辜负了好年华,实在不忍回忆。年轻,是一无所有,是输得起,可这是上天恩赐的,不是拿来喂狗的。不是错过了一场演唱会或一次表白就白过了。我们不会比昨天的自己更年轻,不管愿不愿意,时间都在马不停蹄地向前奔跑。准确的身份定位、精彩的生活、美好的家庭谁都想要,但这都意味着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地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才能找得到。遗憾的是,我很少听见谁骄傲地说自己在做喜欢的事,太多人都在抱怨,然后拿一堆借口搪塞自己。活到这把年纪,我对此已经失去耐心和同情心。有本事弄点动静出来,像个旧社会小怨妇似的天天扎小人,真让她像安娜一样出走,最后就来一句“臣妾做不到呀”,有什么劲?

《笑傲江湖》里有句话:“各有因缘莫羡人。”我有幸认识了一些真正优秀的年轻人,和我相仿甚至更小的年龄,同样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但他们没有停止探索和尝试,日历里是满满的计划,每天读书,关心时事,精力充沛地参加各种活动,拿到名片后当晚回家必定会写邮件来作自我介绍。我常常收到半夜发过来的邮件,常常在加班到三更时发现好多人也还在工作。即使资质参差不齐,这份态度也让我动容。我渐渐明白,成功的道理很简单,付出时间和心血,努力再努力,坚持再坚持,只要天分和运气不是太差,结果就不会太糟。可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往往人都做不到。

梅格·杰伊在她的TED演讲《20岁一去不再来》里分享了3条重要的道理:“第一,我常告诉20来岁的年轻人,不要为你究竟是谁而烦恼,开始思考你可以是谁,并且去赚那些说明你是谁的资本。现在就是最好的尝试时机,不管是海外实习,还是创业,或者做公益。第二,社会中许多机会是从弱关系开始的,不要把自己封锁在小圈子里,走出去你才会对自己的经历有更多的认识。第三,记住你可以选择自己的家庭。你的婚姻就是未来几十年的家庭,就算你要到30岁结婚,现在选择和什么样的人交往也是至关重要的。简而言之,20岁是不能轻易挥霍的美好时光。”

拜读高中校友林小牧的大作《里海大决战——冲出死亡谷》时学到了一个经济学术语“路径依赖”,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此产生依赖。一旦人们作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翻译过来就是林少爷引用的王小波的话:“任何一种负面的生活都能产生很多乱七八糟的细节,使它变得蛮有趣的;人就在这种有趣中沉沦下去,从根本上忘记了这种生活需要改进。”

20岁时因为无聊而约会的人,可能就会变成30岁的枕边人;20岁时随便挑的工作,可能一辈子都再也没离开。青春的意义是给你机会在走到死胡同时走回来,不是让你在墙根下坐着等死。就算你在那儿搭个帐篷,摆个碗,逢人就讲个段子,给无聊的日子找到了乐子,也无法改变这是死路的事实。要知道无数个准备做一件轰轰烈烈大事的夏天,就这么变成了什么愿望都没有实现的夏天。

(摘自张超《我想和你说说话》)

7 条留言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