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装逼,是你不懂

人可以选择粗俗的生活方式,但是不应该嘲笑比自己活得细致的人。

Lamb
曲名:Gabriel
艺人:Lamb
专辑:Chillout Sessions 4
年代:2003
风格:电子乐 Electronica
介绍:lamb由一队夫妻档组成,妻子Louise Rhodes 和丈夫 Andy Barlow。和许多乐队一样,妻子主要承担VOCAL的角色,而丈夫则主要摆弄一些器材,研究曲式的框架和如何弄出许多有意思的节拍与鼓击来。 Louise Rhodes 绝对不承认自己只是一个简单的vocal角色,她的嗓音特点绝对不是那种所谓的飘渺,而她的特色是多变,在转音和拖音上都常常一波三折。并且由她自己做词自己演绎。


展开歌词


i can fly
but I want his wings
i can shine even in the darkness
but I crave the light that he brings
revel in the songs that he sings
revel in the songs that he sings
my angel gabriel

i can love
but I need his heart
i am strong even on my own
but from him I never want to part
he's been there since the very start
my angel gabriel
my angel gabriel
bless the day he came to be
angel's wings carried him to me
heavenly
i can fly
but I want his wings
i can shine even in the darkness
but I crave the light that he brings
my angel gabriel
my angel gabriel
my angel gabriel
让人宁静的鼓点声
my angel gabriel

Lamb

Lamb

不是装逼,是你不懂

01

前几天,我看到一场很不错的音乐会要演出。

不过由于订票的时间真的太晚了,所以连特别差的位置都没有票了。为此,我就发微博求助,想看看有没有谁买了票不能去,或者想要转让的,我愿意稍微加一点钱收两张票。这条微博不知道后来被哪个大号转发了,第二天早上起来,我看见微博里多了很多回复。卖票的人一个都没有,倒是来了许多冷嘲热讽,还有几个人在下面什么“你们有钱人就是喜欢附庸风雅啊”“呵呵,有这个钱干什么不好啊,非要听这些东西”“PO主矫情,呵呵”。还有两三个人在下面说什么“小苹果不知道比这些音乐会高到哪里去了”之类的。真棒,没有弄到票还招惹来一群莫名其妙的鬼东西。

再说一件事情。

我认识一个男生在很有名的大学读博士。他是那种天生就比别人聪明点的小孩子,当我们还在为课本上的数学题苦苦挣扎的时候,他已经是拿各种金牌奖的奥数小能手了。本来就擅长读书,再加上兴趣的驱动,不知不觉中,他就已经读到博士了。近几年来,国内本来就对读博有许多偏见,每次他回家过年的时候,家中亲戚总是拉着他问:“什么时候出来赚钱?”“啊?什么,还要读这么多年啊?我告诉你啊,读书没有用啊,你得出来找工作,赚钱,多拉关系才行啊。”除去长辈对于读书的不理解,年轻人也开始热衷于“读书无用”的论调。在各大社交网络平台里,流传着各种对于博士人群的嘲讽,尤其是对于女博士的群体。

人们对于博士群体的嘲讽已经变成恒久流行的段子,在这娱乐化语言之下,是反智情绪和自以为是的骄傲。

人们并不尊重学识,除非你能告诉他这些学识能够变成东三环边上的房子,他们才可能半信半疑地看上你几眼。多管闲事的男人为女生读博士以后嫁不出去所担忧,却忘记女博士们根本不会嫁给他们,甚至不会多看他们一眼。

一群人为另外一群根本看不上自己的人的婚姻大事所操心,这种热心的态度真是叫人感动。

02

粗俗的人开始嘲笑精致的食物,不学无术的混混开始否认读博士的价值。

笨蛋嘲笑智者“想太多”。

从来不好好剪指甲的人吐槽爱整洁的男生是娘炮。

说脏话不是没教养没礼貌,反而是性格直爽和不矫情的标志。

一个女生若是和别人说自己喜欢吃怀石料理、热爱博物馆和艺术,她极有可能被贴上“喜欢享乐”、“做作”的标签。

反之,另外一个女生说自己喜欢吃路边摊,热衷烤串和麻辣烫,就会被认为是好相处、率性。

不晓得从什么时候开始,美好的事物反而变成不正义的存在,垃圾文化与食物反而是诚恳的代名词。当人们开始嘲笑精巧与美好的时候,糟糕的文化就正在光明正大地登堂入室。

请容我非常不客气地指出,这群人是非常可怜的家伙。他们是一群什么都没有见过,也没有办法理解的家伙。

他们没有见过真正的好东西,自然也无法理解别人为什么在听见马勒的时候会潸然泪下,也不能理解人文学科对于人性的深远影响。哪怕他们见过,但碍于狭隘的心胸,他们也不能理解这些精妙事物的动人之处。他们是混乱的相对主义者,坚持认为《小苹果》和《哥德堡变奏曲》没有高低之分。

他们那贫乏到令人同情的理解能力,导致他们不能理解别人与他们是不一样的,即使世界上真的有一批人,是真正醉心于精神世界,对艺术和美好食物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他们不能想象别人喜欢听马勒就是喜欢听马勒,别人喜欢讨论哲学就是为了讨论哲学,别人做很多事情是完全出自内心的喜爱,而非装逼。

03

我以前在上海生活的时候认识一个老太太,她已经七十多岁,但仍然保持着非常得体的谈吐和穿着。出门的时候,她要穿上手工绣花的旗袍,外面要套上一件灰色的针织外套,头发也要梳得整整齐齐的,最后还得配上一条珍珠项链。每周周日,她坚持去徐家汇教堂做礼拜。她和我们谈起过在那最险恶艰辛的岁月里,家徒四壁,生计已迫在眉睫,她仍然会把那几件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出门的时候仍然要保持着干净整洁的模样。曾经有人挖苦她是打肿脸充胖子,小资情怀。而她则把这些行为视作是一种仪式,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不要忘记对美好的追求,即使深陷于污泥之中,也绝对不能破罐子破摔成为污泥中的一分子。比起沉沦,选择坚持这样的信念显然是更难且更不容易,这份信念支撑她走过漫漫的岁月长河,变成一位经得起岁月沉淀的优雅女性。

我对这位老太太真是十分敬佩。坚持美,坚守与美相关的信念和生活方式本身就很不容易,若是再加上身边的人的嘲讽,想要继续捍卫自己的信念是需要巨大勇气的。垃圾文化不容易消失,流行文化也会有一波又一波的流行风潮;而有一些东西,一些体验是美好且非常脆弱的,如果我们不去捍卫它,就有可能永远地被破坏、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十八岁的时候嘲讽知识与审美是少年期带来的叛逆,也是绝大多数人的必经之路。但是,人到了三十岁还停在十八岁的认知水平,那么就实在是一种不幸。年轻的时候,我们拒绝精巧、拒绝学问、拒绝承认自己不知道,也拒绝审美偏爱艳俗,这一切没有问题,也没有人会真的跑来责怪我们;可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我们心中必须开始知道自己“不知道”,也应当渐渐习得对于美与智慧心怀敬畏。

人可以选择粗俗的生活方式,但是不应该嘲笑比自己活得细致的人。我见过一些人,他们只要看见他人陶醉于精巧的事物,就立刻火冒三丈,痛斥别人在装逼。

他们能容忍自己的品味永远地停留在穿越小说和《爱情买卖》中,却绝对不能接受另外一个人喜欢卡拉扬。他们相信苍蝇馆子里的地沟油鱼火锅最美味,嘲笑着吃高级料理的男女,根本不能理解就餐体验也是身心愉悦的一部分。只要他们所不能理解的事情、尚未尝试过的事情,他们就认为是伪善和装逼的,在那无药可救的狭隘之下,隐藏的是一颗拒绝探索、充满反智意识且不自知的心灵。

原题:任何你不懂的东西都叫作装逼?

关于作者:艾小玛,豆瓣阅读作者,新书《你可以拥有你想要的生活》热销中,微博@小能手艾小玛,微信号:aixiaoma10。

11 条留言

  • 其实有的时候发微信朋友圈还真不是为了装逼,而是压抑,比如我的环境身处国外,工作没有中国人,家里方圆百里也没有,就是想骂句脏话也是骂给自己的,偶尔发个朋友圈也是情绪无处发泄了,曾经有一段时间我都嫌弃自己啰嗦,老刷屏,后来,我渐渐和自己和好了,想刷屏的时候好好的刷,没准哪天微信都不上了,就像我离开人人,新浪微博一样,至于别人怎么说,真的不重要,不喜欢你的人,你不装他也说你装,与其装着高冷克制自己想发泄的情绪,不如HIGH 起来。

  • 既然已经旁观了别人的生活,就不要以自己的喜好随便指点评论他人。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苦。他人懂与不懂又何妨,自己心安自在享受就好。

  • 这方面我觉得可以学习日本人的观念,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吃什么喝什么是你自己的事,让别人知道本来就是不礼貌的了。

  • 正因为作者这篇缺乏涵养满含傲慢的回击文,更证明作者极大程度上有可能是“装逼”者。我不知道她除了这次需要音乐会门票而不得不告知大众她是听高大上音乐会的人之外其他有没有这种表现,这种事情自己享受就好了,炫的太多了人家自然觉得你是装逼。重点不是你听交响乐还是广场舞,吃那个什么料理还是路边摊,重点是一个人能高也能低,如果一个女孩子成天听古典音乐吃那什么玩意料理,请她吃路边摊唱KTV她就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那我也觉得她装逼。

  • “‘最近看到网上盛传的那位伊莎贝尔64岁的姑娘,她的美貌到是没与吸引到我,不过文中一句话吸引到我·@人们不再对她刻薄@ , 我想这样的女孩倘若真的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话,估计又要成为无数嫁不出去的过的不开心的八婆,明里暗里的被骂作装逼或者卖弄的对象。我个人和比较好的朋友的观点是,看到别人有自己不会的东西,是崇拜以及希望和她学习的态度,就算没有足够的钱支撑,也希望去接触不一样的世界,像人请教, 所以做人,思考方向要正面,

  • 艾小玛装逼犯,老鬼转些有水平的吧

    我不认识什么艾小玛,但是看了这个文章,我还是觉得它在装逼,因为它在跟一些不如它的人较真。因为经济,环境等等因素,不是每个人生来就可以接触到《哥德堡变奏曲》之类它觉得上格调的事物,普通大众有的时候确实觉得(小苹果)更好----因为听得懂。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应该包容层次低于你的不解眼光,除非他侮辱你了,你可以站出来。

    • 辩证的看问题就好,没必要纠结,作者有作者的角度和眼光,你有你的,我也有我的,保持欣赏态度就好。

      • 你说的没错,但我觉得文字应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最起码不能传递错误的价值观,否则文字失去其本身的意义了,沦为一些人装逼的载体,本文的一些观点实在不敢苟同,尤其是那句“请容我非常不客气地指出,这群人是非常可怜的家伙。他们是一群什么都没有见过,也没有办法理解的家伙。” 我就呵呵了! 这还不是赤裸裸的优越感?

    • 同意。作为一个从小听古典弹钢琴写散文出书穿青花瓷长裙配套耳环走到哪儿人人都知道我是个文艺女青年的人,表示对此文没有共鸣。文中某些观点是没错,但感觉混淆了很多概念。我和我很多朋友都是这样高冷文艺地活着,可是没有什么人来鄙视和说我是装逼啊,因为别人也能分辨真正的懂这行和装逼的区别啊。作者这么没涵养地气愤回击那些说她装逼的人,我觉得她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或许的确是她有点装。

  • 贵在是真心的热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