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城市病?

John H. Clarke
曲名:Aurora Borealis
艺人:John H. Clarke
专辑:String & Wood
年代:2011
风格:吉他,纯音乐
介绍:美国著名民间吉他艺人,以弹奏西班牙古典吉他而闻名。

看不到播放器听不了歌的朋友,请反馈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版本。

00:00/00:00

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康德

城市

你是不是也有城市病?

文 / 沈万九

前阵子读过一本书,不是小说,是属于采访类的案例收集文。书中讲了很多精神病,其中有一个特别“精神”,在这儿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简单来说是这样的,此公是京城某地产大亨,年过四十,富得低调,其在采访中说:一无家人,父母已逝;二无朋友,四海的朋友不少,但也可以理解为零;三无女友,以后也不打算结婚……他说这话时就像是一个武侠小说里闯荡多年的剑客,神情很淡定,呼吸很均匀,语气很冷漠,暗藏着一份悲凉到近乎不动声色的沧桑。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的话,还不足以拿出来说事,值得一说的是他每晚都失眠,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些画面,这些画面用他的话来说是发生在上辈子,或是上上以及上上上几辈子的事情。

也就是说,这位富爷能够清楚地记得自己的前世,干过什么勾当,是猛男还是靓女,参过军还是务过农,以及最要命的事儿——怎么死的。

对于这么一个记忆不会消亡、意识始终不灭的人,相信很多朋友都会羡慕不已,觉得此君还真够牛的——哇!间接地长生不死啊!不过当事人却要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觉得这简直就是一场炼狱,以致每一世他都在绞尽脑汁让自己彻底死去,可却始终徒劳无功。

在采访的末尾,他说大多数人会把他当作精神病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希望有人知道他的想法,希望这个世界听到不同的声音,同时还希望通过那位作家的笔找到跟他类似的人,那样的话他就不孤独了——这些年他太孤独了!

对此,我们得分类讨论一下。如果此公所言皆虚,那他编出这么大个谎言,显然是精神有问题;但如果他所言属实,历经了并还将历经几个世纪,他的精神也几乎要崩溃了。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不管这朋友说的是真是假,他都已经病入膏肓。

朱德庸出过一本书,名字就叫作《大家都有病》。这里的大家主要是指城市里的朋友,这个城市又以大城市为主。

众所周知,混在大城市里的人压力都不小。这种压力一方面来自外部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也来自内心的林林总总。

如此内忧外患之下,患病的概率肯定要高很多,如抑郁症、孤独症,还有眼下比较流行的咆哮症、强迫症,等等。这些乱七八糟的病症都可以统称为“城市病”,对应到医学里,则有一个很专业的词汇:神经症。

既然专业词汇都出来了,说明犯病的人还真是不少。然而归根结底,到底是什么东西让我们“不健康”了呢?

有些朋友说,猪就没有这么多烦恼!我们之所以会这样,都是因为学到的东西太多,容易想太多,跳楼的、卧轨的、抹脖子的十有八九都是高级知识分子!

照这位朋友的话来说,我们还比不上猪呢!对此我相信没人会同意。猪如果能表态的话肯定也会摇头说No——别逗了,你们可是掌控我们生杀大权的人类啊!

所以真正的原因是,我们之所以会庸人自扰甚至扰到想逃离这个世界,不是因为掌握了知识,而是掌握知识的动机本身就不纯粹,带有一种强烈的功利和欲望心,带着一种狭隘的目的性和趋势性。

然后问题又出来了,我们为何有这么多的欲望?到底是人类的天性使然,还是后天的社会文化浸淫所致呢?

众所周知,当下社会里有两种路子比较吃香,也是备受推崇的:一是仕途,一是商途。前者意味着铁饭碗,后者则意味着财富。

本来这也无可厚非,自古以来,达官和贵人都是咱们老百姓的奋斗主旋律,可这种旋律一旦被放大镜给放大之后,就比较容易出乱子了。“我们的社会,不教你自我,也不教你美感。我们是很容易被操弄的,商人干的就是这样的事。你没有价值,别人给你一个,你认为那就是。”朱德庸的话跟他的漫画一样,总能够让我们驻足思考一下。

佛教说世上有三毒,分别是贪、嗔、痴,解决的办法就是戒、定、慧。但这三毒也不是那么容易解的——要不人人都成佛了,还做他妈的凡人干吗呢?!(我佛慈悲,这句话已经犯了嗔戒了。)所以说大家都有病也是理所当然的。

我身边很多的朋友就是有病。比如朋友A是一个房奴,总是很焦虑。上班前总担心路上塞车迟到被老板扣工资,上班期间担心公司业绩不好老板裁人,下班的时候又担心银行的汇率提高了几个百分点,晚上跟女友行房事时还得担心不小心会怀上孩子。再比如说朋友B是个恋爱恐惧症患者。前阵子怀孕后打掉了,且离了婚,现在对于任何男人都小心翼翼的,特别是帅如潘安、晓明之流的男人;此外,她还喜欢跟老外打交道,因为她认为只有思想开放的老外才不会介意她的“前科”。

当然,我自己也一样有病,而且症状不轻,要不这世上有这么多的事情不做,怎会偏偏写起了稿子?做这种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只为了苦心孤诣地在文坛混个微名,满足一下世俗的贪嗔痴欲。

前几天老朋友一起聚会,酒还没开喝,大伙已经不由自主地感慨了起来。说很多年前,大学临近毕业,大家就有心理准备,以后的日子肯定过得飞快,可压根儿没想到会这么快,一晃这么多年都过去了,有的已经结婚,有的已经秃顶,还有的又结婚又秃顶了……

当然,大家感慨的不仅仅是岁月如梭,而是想到这些年的苦闷日子,每天朝九晚五地活着,走在熙熙攘攘的城市,挤在“人满为患”的地铁,塞在车行如织的马路,我们的生活再也慢不下来,不敢慢下来——正如约翰·克利斯朵夫所说的那样:“很多人其实二三十岁时已经死了,接下来的日子不过是做自己的影子而已……”

所幸我还是决定慢下来,不做自己的影子。如今的我没再去上班,过着自由却清贫的生活,偶尔也小富即安过。但我知道,这种生活是有局限性的,在看得到的以后我会有老婆,不出意料还会有孩子,生活上的羁绊和围城自然会越来越多,我的神经症也会与日俱增。

然而在此之前,我还是希望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不一定夺目,但起码自由。

在《大家都有病》的漫画本里,会看到刷卡成瘾的女郎、相约自杀的三兄弟、总是想与众不同却弄巧成拙的杀手……这些角色在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引人思考——既然大家都有病,那所谓的幸福到底又是什么呢?

说到幸福,时下有一句话比较流行,说幸福是一个比较级,需要有东西垫底儿才行。

显然,这句话的重心放在后面,即那个垫底儿之物。该物可能是你身边的人,也可能就是你自己本身。然而,不管是什么,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就必须要求我们一方面要知足常乐,另一方面又要积极进取——对此,虽然地球人都知道“知易行难”的道理,但如果说连“知”都不知,或者说知了还要装作不知,还指望去“行”吗?!

最后,借用朱兄的话来收个尾吧:“这个社会把人逼疯了,大家都很惨,但只要你还保有幽默,笑得出来,你就赢了。”

然而,到底是应该像阿Q一样赢在自己的意识圈里,还是像阿甘一样赢在践行梦想的路上呢?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如果没有,那现在就放下你手中的手机、平板电脑、电视遥控器、酒杯、避孕套……赶紧去找吧。(摘自《做一回久违的自己,勿忘初心》)

9 条留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